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分享一篇雅昌藝術網專訪ART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策展人;藝術家Lee Sun–Don李善單教授!

2014Art Revolution Taipei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主題【印象.當代】已經開始開放報名。
藝術家Lee Sun–Don李善單藝術總監他不只幫藝術家賣畫,他讓現場的人親臨感受藝術家是如何創造出作品,與精神生活層面表現出來的作品創意,他同時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藝術教育的扎根,有好多青年學子來此參訪夢想,他策展了一場能讓藏家感動與支持的國際藝博會,同時讓藝術家的作品可以保留尊嚴不被市場打殺價格。

以下為轉載專訪

May 10, 2013
【專訪】李善單:臺北新藝博選擇藝術家就是要能“賣”
作者:左紅梅 劉倩  2013-05-07 09:20:21來源:雅昌藝術網專稿

【導語】在經歷了2011年與2012年兩屆博覽會超過80%成交率之後,Art Revolution Taipei 2013 臺北新藝術博覽會於2013年5月2日晚19:00在臺北世貿三館拉開序幕,並持續了為期三天的公眾開放,開幕當天共吸引6,021位觀眾,VIP夜場除了藏家的關注,還吸引了來自政界、商界眾多對藝術感興趣的嘉賓共同出席。

本屆臺北新藝博會相較於前兩屆在格局上更加擴大化,邀請了來自全世界40個國家的254位藝術家參展,繼2012年的“我的藝術我的個展”主題之後,今年的主題定為“蛻變”。
臺北新藝博會在創立之初就確定了參展物件以“藝術家”為核心,以呈現藝術家的創作為最大亮點,並將“新”凸顯成為藝博會的關鍵,要求參展藝術家、藝術創作每年都要有60%的變化。幾個“另類”的標準引發藝術界關注。第一屆臺北新藝術博覽會最終成家率為89.66%,並以26,681的參觀人次完成完美亮相;在2012年的第二屆臺北新藝博會落下帷幕之時,以成交率91.18%,總參觀人數28,587人圓滿收官。而經歷了三年來的“蛻變”,Art Revolution Taipei 2013 臺北新藝術博覽會在今年又實行了怎樣的新舉措?

雅昌藝術網採訪了臺北新藝博會的藝術總監 李善單 先生。
雅昌藝術網:臺北新藝博會自建立以來就以藝術家為核心,從第一年的182位藝術家到200位藝術家再到今年的254位藝術家,由此可以看規模是一年比一年擴大的趨勢,經過前兩屆的基礎,今年的主題叫“蛻變”,能不能簡單介紹下“蛻變”的概念和藝博會這三年的蛻變過程?
  
李善單:臺北新藝博會每年一定要換掉60%以上的藝術家,藝博會的東西一定要新,你要讓前來參觀的貴賓接觸到的藝術是沒見過的,俗話說萬物以僵化為亡,如果兩三屆都同樣的藝術家,這個藝博會就沒有什麼好看的,所以今年就換了三分之二藝術家,很多都是大家沒見過的藝術家,從非洲、歐洲、美國請來的新的藝術家,這個就是一種"變";另外,往屆參展藝術家能夠留下來的就要求你一定要畫出新的風格,或者是用之前沒用過的媒材做作品,如果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對不起你不能參加,所以往屆留下來的三分之一藝術家的作品也是新的,讓觀眾每年來看都很棒。
  
雅昌藝術網:
這很不一樣,我在國內每一屆藝博會看來看去都是同樣的藝術家,都知道非常貴就覺得有距離。您曾經談到過第一年的藝博會是賠錢的賠了1800萬台幣,那今年的銷售狀況會如何呢?
  
李善單:從去年我們就開始收支平衡了,今年我們保持著樂觀的愉悅心情。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的平面圖上關於銷售狀態每十五分鐘改一次,就剛剛開幕現場來看所有攤位都有人在詢問。在銷售狀況上,每十五分鐘就會統計誰賣了多少作品,這也是非常有戰略的,很清楚誰賣得好,賣得不好,賣得怎麼樣。
  
雅昌藝術網:我瞭解到博覽會其實也有一個比較好的贊助機制,例如有一些企業會贊助藝術家來參展,聽說甚至有一個企業贊助十五位新銳藝術家來參展。
  
李善單:其實很多藝術家不知道怎麼去推銷自己,不知道怎麼得到贊助人,藝術生產很孤寂,只有你自己面對畫布,沒有人可以幫你的,這樣已經夠孤寂了,所以他們不太容易跟人家交談,他們其實很宅,如果沒有人幫他推廣的話,藝術生命就很難走下去;但是現在有一些企業熱心公益,但他們也不認識藝術家,我們就做這些完全服務的事情,找藝術家、找企業來贊助;我們在開展前兩個禮拜讓這些藝術家跟企業一起見面,大家聊的都很開心,所以企業來贊助這些藝術家。

但藝術家如果在藝博會上有銷售,那銷售所得一半會分給企業,這就好像畫廊也會抽出50%的銷售額一樣,對於企業而言會得到廣告宣傳的效果,樹立企業形象,甚至有可能會賺錢,有的企業獲得的甚至比他日常投資還要多;而對藝術家而言,有這樣的企業來贊助就很有信心,甚至企業要和他長期合作,我們都很鼓勵的。
  
雅昌藝術網:在您看來藏家更傾向於購買哪一類藝術品呢?
  
李善單:基本上首先會考慮東西是否是可以擺出來的,例如以一位上海藝術家舉例,他畫的是吸煙的胖女人,很多人喜歡但很多人想買的時候忍住不能買,由於家裏有小朋友或者上小學、幼稚園的孩子,家裏掛了一個胖女人在抽煙,對小孩不太好,所以買他的大部分就是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藏家,他的擺設不會牽扯到小孩子,作品要能掛出來思考到這一點,有很多作品你看了家裏隨時可以擺,對小孩子有教育的功用,我們這裏的作品都是很光明的,所有的作品挑的原則就是光明,掛在家裏氛圍很好,至少是有教育作用。
  
雅昌藝術網:您在甄選參展藝術家的時候對這個藝術家有沒有一個參展的要求?
  
李善單:有,對我來講只有一個條件就是“會賣”。不然把人家作品千里迢迢運過來參展,沒賣掉又千里迢迢運回去很可憐,所以我的責任壓力很重,我的壓力也很重,我挑的就是會賣的作品,這是一個市場導向,來了就要賣,來了老半天純展覽做什麼呢,藝術家也要生活啊,所以你有太多想盡辦法想要來參加,但是我說你的作品不會賣我就不讓你參加。
  
雅昌藝術網:再聊一聊您對藝術的一個把握,您怎麼看待什麼樣的作品能賣?
  
李善單:直覺,非常乾脆的直覺,看到這個作品以後那一霎那之間,就會知道有哪些客戶群、哪些市場、哪些人會想買,很清楚的直覺,有沒有這樣的藏家會來?如果有,就可以做,十個裏邊只要有一個也意願就可以買;你算一算,兩百多個藝術家,只要有三百多個藏家買就夠了,一個藏家可能買很多幅,但是每個藝術家相對找到一個藏家就可以,一場藝博會我們的人數大概在20000人左右,就是20000%的1%是200人,2%是400人,我只需要400個收藏家對這300多個藝術家就好了,我所有的計算是只算這樣子而已,平均每2%,100個進來的兩個人,每50個進來的一個人有可能買誰的作品就做誰,然後大不了擴充為十倍,機率就很高了,所以為什麼我們成交率會那麼高,那都是進行很精密的計算出來的。
  
雅昌藝術網:藝博會本身就是以商業為主,對藝術家、藝博會組織方、贊助方都是贏家。
  
李善單:對我來講藝博會的成功就是藝術家能賣畫,藝術家的藝術生命才能走的下去,我的目標只有這個,學術先擺一邊,市場做到了,全世界很多人買你的作品一定有學術地位,達明安·赫斯特有什麼學術?他不屑於學術,可是全世界他排到第一了,大家都把他變學術了,不是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還給他院士,他還拒絕,就這麼簡單,你只要這個世界上有很棒的市場一定有學術,號稱學術多好市場一個都沒有那個是假的,不是我才市儈,而是我很清楚什麼是事實。

雅昌藝術網:我們在剛剛結束的“藝術北京”博覽會上,採訪董夢陽的時候他強調一個觀點“只有求品質才能贏得市場”,您怎麼看待一個藝博會的品質?
  
李善單:有市場才有品質,藝博會很成功,全世界藝術家都想擠進來當然好挑,品質再好沒有人買大家都不敢來了,今天巴塞爾藝博會就是全世界的畫廊都去申請,現在香港藝博會也被巴塞爾購買,之前在瑞士,後來到邁阿密,現在連香港藝博會都被他買下來,變成香港巴塞爾,全世界最好的畫都在你的手上挑,就有了品質。
  
雅昌藝術網:今年臺北新藝博已經是第三屆,或許主題“蛻變”正是說明了現在藝博會的狀態,未來已經確認了八屆藝博會,如今已經完成了三屆,那是不是後面5屆的內容更加清晰化了?五年之後想要達成怎樣的目標?
  
李善單:八年計畫都很清楚了,明年整個計畫就是印象當代,印象當代是兩大含義:一個是對於現代,不管現在的環境生活多麼的苦悶或者怎麼樣,你怎麼找到希望,希望在哪里,這是主軸;第二印象派作品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不管是梵古也好,雷諾瓦也好,一路印象派,印象派的作品同樣一個味道,你怎麼用當代來表現。一個就是心靈層面走出光明的地方,一個就是所謂市場層面,因為印象派的作品全世界最受歡迎。
  
雅昌藝術網:美學,大家都能欣賞。藝博會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衍生品的加入,藝術衍生品。
  
李善單:藝術衍生品我們如果維持藝博會的純淨,它的衍生品就不一定適合,我們有文創的部分,但是文創的部分多了就變工藝品了,工藝品多了藝博會就垮了,所以為什麼只有一家。
  
雅昌藝術網:去年您曾經談到過在開幕之前的兩個月已經完成前期工作,開始做講座,介紹藝術。在開幕現場也找很多義工來講解藝術,本應以商業為主的藝博會何以承擔了如此多的美術教育的職責?
  
李 老師:我們所謂的商業是讓藝術家可以繼續他的藝術生命。
  
雅昌藝術網:一切都是以這個為基礎。
  
李善單:這些藝術家不管在藝術上的交流,藏家來所受到的心靈洗滌感受,或者藝術家可以繼續他的藝術生活,這個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努力看不見的努力,我們的花費、我們的付出,這個不足為外人道,也不需要為外人道,做人,中國人就講究為善不欲人,你能夠體會自然能夠體會,所以我們跟很多藝術家變成很好的朋友,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不是你去宣傳你做了什麼。

雅昌藝術網:
博覽會組織方還是做了很多細緻的工作,能幫助觀眾瞭解藝術,也能幫助藝術家進入市場。今年有很多國外的藝術家過來參展,會讓整個藝博會變得更加國際化,臺灣的藏家對國外藝術家興趣度有很高嗎?
  
李善單:臺灣的收藏家非常成熟,成熟度很高,所以只重視的是這個作品我喜歡,所有買藝術品最重要的考慮是你喜歡,不要因為投資,不要因為什麼而去買,你買了一個你不喜歡的作品,是為了投資,他沒有漲反而跌或者反而不會很顯然,你每天是很痛苦的,你買了一個很喜歡的藝術品可以掛在家裏邊,每一天看了賞心悅目,有一天它漲了你很高興,沒有漲我也很心安理得。
  
雅昌藝術網:臺灣的民眾為什麼對藝術品普遍接受都比國內要高呢?
  
李善單:基本上臺灣已經經過四十年的藝術教育,國內是1989年之後才開始有當代藝術,只有一、二十年,真正興盛起來是在本世紀的時候,不管上海當代或者是藝術北京都是最近這十年內的事情,國內因為人非常多,要把這種文化底蘊深入進去比較難,難就會產生一些問題,就是藝術品不知道怎麼對待,所以在上海當代、藝術北京或者任何在中國大陸的藝博會會看到很多去參觀的觀眾喜歡摸畫,這是對畫最大的傷害,你的雕塑作品他拿起來玩,真的不是心動,是很難理解一個人怎麼對別人的東西是這樣處理的態度,基本上對藝術家而言,每一個畫作,每一個作品就像他的子女一樣,有時候我就很想問你的女兒被人家這樣捏屁股你會不生氣嗎?不是嗎?對藝術家來講就是這樣我辛苦創作出來的東西你拍拍摸摸搓來搓去,對藝術家來講你根本就在羞辱他,你把他當作一個什麼?不當作一個人家用心血創作出來的藝術,當它是一個玩具或者是根本就是很忽略的態度,所以中國大陸去了幾次藝博會我是嚇到了,而且很嚇到,不是普通的嚇到,是非常的嚇到,可是你在歐美絕對不可能這樣,在臺灣也看不到,昨天來了六千多人,就算人很擠也不會去碰畫作,也不會去摸的。
  
雅昌藝術網:歸根到底是藝術教育問題。
  
雅昌藝術網:前兩屆藝術品成交率都超過了80%,您當時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說今年的目標是銷售七成,是不是增加了很多不太好賣的作品? 開幕之後您怎麼估計今年的成交率?
  
李善單:藝術的思維邏輯不一樣,藝術思維邏輯是在非常深厚的時候能不能冷靜下來做一些別的嘗試,商業只有往成功這條路走,藝術是往多個可能方向走,所以今年的評估只評估七成,商業思想越來越高,現金越來越高,只有在藝術上面或者一個人的內心會檢討、會透過嘗試的人把目標定明,因為我要嘗試30%不一樣,一定要求是有突破嘛。
  
雅昌藝術網:回到您的作品,您能聊一聊您作品的創作嗎?
  
李善單:這次推出來的系列叫做"妙得江山",我這次所推出來到現在應該賣了多少?應該十幾張,我推出來的要求只有一個,都是要我不認識的人,認識的人不賣,買過我畫的人不賣,我就是要蛻變,所以到現在市場全部是我們不認識的人,我的作品夠好,今天不是你是我的藏家的人會買,而是我不認識的人你才會買,這叫夠好,你已經是收我作品的人了,你現在還在收我作品理所當然,我不覺得我進步,我就要求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有一些老藏家可能會講怎麼樣,可是我告訴他我這樣做真的是成功了,又找到很多很棒的新藏家,對你原先買我畫作的人更棒,有更多的知音,有更多市場的人,有我的作品,大家會一起把作品做到更好,所以我只有要求一點,我自己的蛻變是不賣給任何認識的人,也絕對不賣給以前賣過的人,到現在為止成功了,我的作品快賣完了,就很成功。
  
第二,這次我的繪畫是創造了一個從來沒有人有機會創造過的東西,因為我住在寺廟裏邊,所以我到世界各地去的時候會有一個反思的動作,如果我的寺廟是在這裏會看哪一個方向,自然的心理反射動作,於是我在這次的畫作叫《妙得江山》,妙雖然用惟妙的妙,但是跟寺廟的廟同音,這個山水每一個都是我世界各地去過的地方,但是去過的地方並不是寫實,而是寫意,也許我今天畫阿拉斯加,阿拉斯加裏邊有一段飛機要降落安格拉斯前面那一段,那是冰天雪地,靠近北極圈,可是那種都是樹林,我畫的那個阿拉斯加畫的是樹林,我不是畫冰天雪地,上面畫的極光,因為阿拉斯加給我最大的震撼既然不是冰天雪地,而是樹林,在飛機往下看簡直呆掉了,因為冰天雪地靠近北極了,沒有想到整片是樹林,北方飛機的前頭就有極光,我就把它摹畫下來了,所以裏邊很多是意境。把中國四大名山都畫了,五臺山、普陀山、峨嵋山、九華山我去了,裏邊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我把感受畫出來,跟實景不一定象,但是我畫的是感受。這張比如說再來是四百多年來,五百年來沒有一個油畫家是住在寺廟裏的,我就是作出沒有人畫過的題材,你也一樣可以畫寺廟、畫山水,都可以,但是你不是住在寺廟裏,我是史上第一個住在寺廟裏邊的人,而且一住是從本世紀住到現在。

http://news.artron.net/20130507/n446645_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有什麼最想跟諸佛說的話?能感恩諸佛菩薩的護佑!

33-吉祥如意觀音 若有眾生能閉身語意業,則觀世音菩薩即予是人一切如意; 若有眾生能行戒定慧行,則觀世音菩薩即授無量吉祥。 圖片攝于2020.4.18 第一次去澎湖旅遊時下飛機也發生過眼睛突然看不見了,兩三天的旅行看過醫生,也無解。 醫生說有碰過這樣的案例,可能空氣裡的海鹽太濃,...